09
05月
传统零售业态持续承压,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新兴模式冲击加剧,一场关于生存与转型的战役悄然打响。 文:赵胜男来源:新经销(ID:New-distribution)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但这一数字背后却难掩行业的深层裂变。传统零售业态持续承压,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新兴模式冲击加剧,一场关于生存与转型的战役悄然打响。据「新经销」
09
05月
文:南渡来源:消费纪一杯黄芪水,红豆薏米配黑豆。饮料行业卷无可卷,开始卷中医水平了!如今动销密码还要看黄芪配薏米,中式养生水不断卷自己,卷消费者,卷经销商,卷货架陈列。看便利店货架,就像看《本草纲目》。卡座已经开始用养生水配料开始玩“逛三园”。针对熬夜猝死的恐惧,有各类黄芪人参养生熬夜水。针对头发保卫战,有黑豆黑米黑枸杞的养生水。但“养生水”真的养生吗?不重要!真的不重要!你说这东西有用吧,不能
09
05月
文:诗雨来源:中国饮品快报(ID:zgypkb)随着气温的上升,一口冰饮带来的瞬间降温效果令人难以抗拒。对于大多数茶饮品牌来讲,消费者对冰饮冰感的需求更直观的反映在冰块的多少上。翻看各大社交平台,奶茶产品的冰量也正成为网友讨论的重点。不少网友表示:“为什么我点的少冰却还有这么多冰块”“奶茶里的冰块真的很多,喝两三口就见底了”“像喝得慢的,越到后面口感越寡淡”“是不是商家在利用冰块降低成本?”……更
09
05月
4月25日,“国民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300783.SZ)正式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由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来源:快消品网(ID:fmcgchina)此次申请标志着三只松鼠有可能成为中国首家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休闲食品企业。《快消品》了解到,2024年度报告显示,三只松鼠全年实现营收10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4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4.08亿元人民币
09
05月
文:一町来源:浪潮新消费(ID:lcxinxiaofei)在2021/2022年度,中国首次成为冷冻薯条的净出口国,且这一趋势仍将持续。薯条,是一个全球消费者都爱吃的大单品,全球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而当下这个需求蓬勃的市场正在见证中国产能的崛起,其中不得不提一家企业的名字:凯达恒业。2019年,凯达恒业创始人及董事长刘长安前往荷兰考察。在这片以风车和郁金香闻名的土地上,他参观了三个规模庞大的薯条工
09
05月
文:张子涵来源:饮品营销(ID:ypyx999)要说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AD钙奶自然是榜上有名,自娃哈哈1996年推出AD钙奶产品之后,顶着含乳饮料的名号,AD钙奶畅销已经20余年,伴随着娃哈哈去年的重新崛起,其大单品—“AD钙奶”也再次迎来爆发。去年,娃哈哈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全年业绩重新回到700亿,较2023年增长近200亿元,除了瓶装水业绩大幅度增长之外,另一得到强势增长的品类就
08
05月
文:张壹来源:咖新社(ID:newdrinks)11月28日,纽约市场上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价格上涨4.7%,达到每磅3.23美元,创下自1977年以来的新高,今年其累计涨幅超过70%。而主要用于制作速溶咖啡的罗布斯塔咖啡豆,其伦敦期货价格隔夜上涨7.7%,达到每吨5507美元,几乎是年初价格的两倍,引起了咖啡行业的广泛关注。多种因素使咖啡豆源头价格疯涨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生产国,在今年8
08
05月
4月24日,由本来生活主办的“大地回信·环球之星”2025美食心意餐桌在苏州举行。此次“大地回信·环球之星”是本来生活继2024年“大地回信·国货之光”后策划推出的第二个“大地回信”主题活动,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圆满完成。活动汇聚了新西兰佳沛(Zespri)奇异果、美国怡颗莓(Driscoll’s)浆果、西班牙贝蒂斯(Betis)橄榄油、新西兰苹果先生(Mr Apple)等十余家国际知名生鲜食
08
05月
文:小贝来源:餐饮O2O(ID:coffeeO2O)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急剧飙升,茶饮品牌纷纷绞尽脑汁以迎合这一趋势。有的品牌主打水果茶饮,甚至开设果蔬专门店;有的则大力扩展0糖、低糖茶饮系列;更有的品牌直接提供无糖选择,力求俘获消费者的味蕾。然而,在众多品牌纷纷“卷糖”、“卷水果”之际,喜茶、奈雪等茶饮领军企业却将目光投向了“超级植物”,巧妙地将之与水果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健康果蔬饮”
08
05月
文:耀华来源:锦缎(id:jinduan006)全球经济博弈的硝烟中,关税争端与贸易壁垒的喧嚣背后,一个更深刻的命题正浮出水面——如何锻造经济的“内生韧性”?当外循环的不确定性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激活内需不仅是熨平风险的缓冲带,更是重构增长引擎的密钥。从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纺织业的国内消费扩张,到大萧条时代罗斯福新政的公共工程计划,历史的刻度反复印证着一个铁律——无论是繁荣周期的顺势而上,还是低迷时